集团 业务

当前位置:
集团业务 >行业动态

央行:支持险资和银行理财子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

2023-08-18 14:08


7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在国新办举行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例行吹风会上表示,要满足初创期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要定位以股权投资为主,股权投资是满足初创期科创企业资金需求的主要方式,同时要采取“股贷债保”联动的综合支撑体系。

谈及今后在推动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将采取的措施,张青松表示,一是多方面拓展创投基金的中长期资金来源。鼓励和支持保险资金、企业年金、养老金等按照商业化原则投资创投基金。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

二是引导创投机构加大投早投小力度。要建立健全创投基金的考评和容错免责机制,让他们放下包袱,综合算账,算长远账,更好地发挥投早投小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推动创投机构加强自身的投研能力建设,对投资对象也就是初创期的科创企业加强战略咨询、资源整合的综合化服务能力。

三是不断丰富创投基金的退出渠道。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上市的融资效率。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扩大私募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范围。活跃并购市场,在整个创投基金退出转化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另外,在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里,与并购活动相关的并购贷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我要特别提出,畅通创投机构‘募投管退’全链条,也就是资金募集、资金投资、资金管理以及资金退出,加强对种子期、初创期科创型企业的金融供给。我们还鼓励更多的科创型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并购融资,并且希望银行能够为并购融资活动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张青松表示。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央行在吹风会上为创投圈释放了众多利好,尤其是提出要多方面拓展创投基金的中长期资金来源——这无疑是创投行业千呼万唤、翘首以盼的举措。

科技创新始于科技、成于资本。科技创新类企业非常需要资金支持,但科技类的企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资本给予支持。创投的发展正好可以弥补传统金融业的空白,为科技创新提供长期资本。

长期资金来源一直是制约我国创投发展的关键问题,募资市场目前仍然缺少真正的“长钱”。

去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黄丽萍在2022中国股权投资发展论坛上的讲话也指出,从境外成熟市场看,养老基金、保险资金、捐赠基金等长期资金是投资股权创投基金的主力,但在我国这些“长钱”进入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制度安排仍缺乏统筹设计,导致这类长期资金的供给明显不足。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创业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从最初介入初创企业到实现退出,一般需要5-7年,这就需要大量长期资本的支持。国内长期资本还不成熟,缺少足够耐心的LP长钱。参照国际经验,VC/PE 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养老金等保险资金、大学捐赠基金和各种家族财富,而国内这方面资金并未成为主流,甚至渗透率只有 2%—3%左右。

近年来,为了促进经济复苏,国家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逐渐放松,母基金行业在资金渠道方面也不断迎来“放水”利好,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资金紧张的局面有望逐步缓解。

今年2月24日,证监会公布了对政协《关于促进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提案》的答复,披露了对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统称“股权创投基金”)的进一步支持计划。主要包括加大长期资金投资、完善政府引导基金顶层设计,以及深化份额转让试点推进三方面。证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沟通力度,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养老基金等为代表的长期资金对股权创投基金的投资力度。

可见,证监会已经关注到并且十分重视长期资金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重要性,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利好这些“长钱”进入VC/PE行业的政策与机制出现。

母基金研究中心认为,近年,险资、银行理财、上市公司、信托等主体正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LP领域越发重要的参与者。这些资金的特点在于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更加适合长期限的投资,与股权投资的投资理念相匹配。

险资,自2020年下半年“开闸”以来,险资对于PE/VC和母基金的募资来说是重要的LP群体。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股权创投基金与保险资金合作已初具规模、逐年增长,近三年获得保险资金出资的股权创投基金的数量与规模均逐年提升,数量从2019年末的350支增加至2021年末的541支,规模从2019年末的0.89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末的1.37万亿元。

我们认为,根据目前险资投资到股权基金的情况来看,险资还是更加青睐业绩稳定的头部GP,能够有效平衡风险、收益和流动性,满足保险资金对于风险厌恶、有限收益和高流动性的要求。险资担心的风险主要包括,退出时间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投资资产后续估值难度较大,以及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即使是“巨量活水”,也存在马太效应。险资做LP也会热衷于选择背景资源雄厚、业绩较好的综合性基金和专注某细分领域的基金合作。

银行资金方面,虽目前对股权基金的出资不多,但政策层面上已无障碍,且得到了鼓励: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鼓励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法依规与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和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2022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探索银行机构与外部股权投资机构深化合作,开发多样化的科技金融产品。

在上个月发布设立的200亿元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基金母子基金,就有银行资金的参与,该母基金由工银投资和苏创投共同出资设立,子基金由工银投资、苏创投和相关国资板块共同出资设立,主要投向苏州重点布局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四大主导产业和16个细分产业优势产业中专精特新等各类拟上市企业。

此外,多个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悄悄入场成为LP。据母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银行理财子公司出资做LP,已投超130亿元。

上市公司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大中型公司和上市公司开始扎堆做起了LP设立产业基金,为资本寒冬下的创投行业提供“源头活水”:据母基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22年,共有380多家上市公司公告出资设立产业基金,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约7%。从出资规模来看,这些公司计划出资的总规模达到800亿元,设立基金的合计目标募集金额超过2000亿元。

信托方面,随着科创板的推出、注册制的实行和信托业融资类信托规模不断压降,越来越多的信托公司开始探索从融资类业务向投资类业务转型的创新业务模式,股权投资信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市场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22年9月期间,共有27家信托机构(含信托计划)作为LP出资了72支已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基金,出资金额超过420亿。获得信托投资的GP包括IDG资本、中金资本和纽尔利资本等。

当前产业发展快速更迭、持续压降非标融资类信托业务规模的大背景下,许多信托公司都需要寻找新的突破点,而通过投资私募股权基金,可以借助专业机构做好投资前期的判断与后期的管理,同时发挥信托自身的资金与行业资源,从而一方面实现盈利目标,一方面推动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

我们认为,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想要更好的发展,需要更多长期、稳定又专业的金融资本入场。此次央行在吹风会上的表态,无疑对长期资本流向VC/PE行业是一项利好。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拓展创投基金中长期资金来源的政策细则出台。

总体而言,随着政策方面的利好,长期资金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需求与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擅长发掘和培育长期价值的能力越来越相匹配,未来双方合作空间将大大拓展,构建起长期资金与私募股权创投行业相互支撑的生态环境。


OA系统 学习平台 科投社区
返回顶部
给我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