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光谷企业牵头,激光领域全省首个“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启动

2022-02-21 21:02

(转载自中国光谷微信公众号)

2月18日,激光领域全省首个“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在汉启动,目标之一是实现湖北激光产业营收达千亿元规模。

“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今年年初以来,瞄准“光芯屏端网”和大健康产业集群,湖北陆续启动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还有3个待启动,牵头单位全都在武汉。

512de5c2520ef76f4b9899ed26c7857f.jpg

锐科激光技术人员在组装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部件。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瞄准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两大显示巨头在汉找到创新“合伙人”

“联合体将按照‘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深度合作、共谋发展,早日实现湖北激光产业1000亿元营收目标。”2月18日,“湖北省光纤激光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启动,由光谷首家“链主”企业锐科激光牵头。锐科激光总经理陈星星说,作为激光策源地之一的武汉,产业链总产值在全国并未排进前三。实现持续做大做强,必须重点攻克激光产业技术的痛点难点。

这种组织形式创新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是否有真需求、是否解决真问题。而此前,武汉已有成功尝试。

10多年前,天马微电子和TCL先后入汉,瞄准新型显示产业。在这一全新赛道上,我国亟待解决核心设备、材料等以进口为主的难题。

a30b9ed685ceec116d65182fbedb7e38.jpg

武汉华星光电生产场景

面对产业需求,在省教育厅支持下,江汉大学牵头组建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江大的刘继延教授团队经过多年钻研,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天马微电子公司、华烁科技有限公司等协同攻关,解决了屏显的材料难题,并在武汉转化成产线,下线的可折叠手机屏基础材料,已在武汉天马微电子、武汉华星光电等光电显示龙头企业批量应用。

另一边,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与TCL合作,研制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显示喷印制造装备,打破国外在原有蒸镀工艺上的垄断,目前正加速该装备在TCL试验线应用前的测试。

通过联合创新,武汉抓住市场需求,站上折叠屏、柔性显示“风口”,攻克了产业上游设备、材料难题,让这一产业全球供应链主动权掌握在手中、高价值部分转化在武汉,使武汉成为国内最大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生产基地,撑起“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重要一极。

省科技厅介绍,将陆续在汉启动的这6个“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是加快推进科技强省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正是“面向一个主攻方向”“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企业为高校技术中试转化腾出生产线

最终突破瓶颈形成千吨级产品生产能力

“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专注光电薄膜材料生长等领域,我们有意愿深度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我们能为联合体技术创新所需的核心器件提供技术支撑。”“我们能拓展激光美容的机器人场景”……在2月18日的启动现场,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睿芯特种光纤、武汉锐晶激光、武汉逸飞激光、华工法利莱、武汉帝尔激光、武汉库柏特、武汉市海沁医疗等联合体单位讨论热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认为,武汉发展“创新联合体”有优势、有条件。武汉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具备较好的创新要素支撑条件,人才、技术、数据、信息等要素大多能就地配置。

0ab310b7a4f5a9cb82ecf96712cb80a6.jpg

武汉天马微电子生产场景。资料图

“联合体的各方,面对的既有大的战略技术难题,又有生产型的技术问题,在共同联合的强烈需求下,供给有效要素。”江汉大学化环学院院长刘继延教授回忆,江汉大学与武汉天马等联合创新的成功,离不开各方共同发力。

他讲述,高校不断培育柔性材料人才梯队、加大研发投入,进行指导的省教育厅给予研发补贴等长期支持;武汉天马微电子通过863项目协同合作为江大团队提供了中试样品试机条件,腾出生产线;技术成熟后,在汉形成了千吨级的柔性OLED用聚酰亚胺浆料(PI浆料)生产能力。“在成功前,柔性显示PI浆料每上线一次,天马微电子实验线就暂停一次试生产,天马为此投入了数百万元的支持。”

今年还有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在汉启动

政府不越位也不插手“人财物”的日常管理

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的组件中,政府扮演什么角色?省科技厅介绍,政府有个“五个一”的顶层设计,即“实施一名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面向一个主攻方向,打造一个高水平研发团队,带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创新,推动一个产业集群共同发展”,以此为这种创新“划框框”。但政府不越位,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也不插手创新联合体“人、财、物”的日常管理。

今年以来,在省科技厅的推动下,我省先后启动了先进低碳冶金和传统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年内还将有车规级芯片、新一代网络及数字化、生物医学成像等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启动。

据了解,率先启动的“先进低碳冶金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由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了武汉科技大学、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已建规立制,包括收益分配原则和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办法等都考虑到,也策划了首批13个科研项目。大家信心满满,要在2024年努力实现高品质短流程绿色汽车用钢、高端商用车和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等先进钢铁材料的使用上量。

新近组建的“湖北省光纤激光器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也设立了以闫大鹏、朱晓、刘胜、唐霞辉等企业、高校专家为首席科学家的学术委员会,首期确定了5个方面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研究。

目前,这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都已备案。“接下来,可加大政府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引导基金规模,大力引进创新投资基金入驻武汉,真正形成有活力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武汉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收成建议。

OA系统 学习平台 科投社区
返回顶部
给我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