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子公司动态

投资企业动态|武汉光电工研院推动顶天技术落地生根

2021-09-08 15:09
来源: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image.png


9月7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在学校要闻专栏刊登《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顶天技术落地生根》一文,聚焦驻外研究院发展,介绍武汉光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企业光电院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经验做法,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8月,由武汉光电工研院联合旗下孵化企业共同研发的UVC杀菌模组成功通过湖北省疾控中心检验检测,该产品对新冠病毒灭活率达到99.99%,受到科技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广泛关注。这是我校光电工研院坚持服务“四个面向”,推动科技抗疫取得的又一成果。

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这家位于创新源头与光谷产业之间的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推动顶天技术落地生根,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化之路。其蓬勃向上的奋进姿态,也成为华中科技大学聚焦“四个面向”,提升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image.png

省委书记应勇一行莅临光电工研院调研创新创业生态工作

体制机制创新,助推高校知识产权活起来

叩开成果转化关,首先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这条路上,光电工研院率先“吃螃蟹”。

早在2013年,光电工研院就推动首个部属高校科技成果成功挂牌转化,促进了高校知识产权“三权下放”,并为后续《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实操经验,光电工研院探索出一条合法可行的高校知识产权转化路径。截至目前,已推动学校176项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总价值超过1.44亿元。

 image.png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徐善长一行调研光电工研院

2019年,针对实践中发现的创新成果产权保护不到位导致“转不好”等问题,工研院通过重构创新链,将知识产权工作覆盖创新全链条,并组建专业团队,协助老师及校友创业团队检索竞争情报、布局知识产权、建立专利壁垒,让知识产权成为衔接创新与转化的“定向器”。

专利保护到位了、归属更明晰了、运营更专业了……工研院成果转化产权化改革带来一系列新变化,也由此孕育出多个高产业价值专利组合,成功推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磊、陈明祥等教授团队项目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湖北省专利金奖、日内瓦发明金奖等荣誉。

2019年年底,新一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随之拉开序幕,围绕知识产权工作,中办国办及有关国家部委密集出台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高校专利质量”相关文件,更加坚定了工研院继续探索的信心。

构建良性循环 反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光电工研院探索构建了“转化一项技术、孵化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一门学科”的循环发展模式。围绕“光芯屏智”缺失环节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的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反哺学校学科建设,加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

围绕新一代创新链,光电工研院布局了“知识产权-科研辅助-设备平台-创业服务-创业投资-场景孵化”的完整服务能力和空间载体,打造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先后组织学术研讨、产教合作及双创活动近百场,为具有强烈产业化意向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学术交流、政策咨询、投融资新渠道。

image.png

我院协办武汉2021首场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推动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行动向纵深发展,加快我市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通过工研院,很多身处创新源头的科技创业者与市场成功对接。我校教师孙雷蒙创业之初即入孵工研院,数年时间,团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高端光源IDM厂商,期间完成多轮累计数亿元融资,其个人也被授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专注于智能辅助驾驶系统(ADAS)研发的极目智能,入孵工研院时只有我校光电学院校友程建伟博士在内的两个学生,现已成长为超150人的明星创企,ADAS产品目前在国内客车行业占有率第一。

截至目前,光电工研院累计引育近百名国家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及多个双创战略团队,还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并获省人社厅、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协调委员会批准设立“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image.png

由光电工研院组织的湖北光谷实验室、精测电子产业创新合作交流会与会成员合影

推动人才高速成长的同时,工研院还积极参与学校“双一流”高校评估、光电学科湖北实验室建设方案等数十项重要方案的编写工作,为学科发展及相关申报提供实践及内容支撑。通过梳理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双创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的典型经验和案例,工研院还成功推动学校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打造高速路 推动高校核心技术快速产业化

“核心技术必须立足于自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多次强调的内容,也是光电工研院一直牢记的使命。

 image.png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光电工研院组团亮相第22届中国光博会,高技术产品面向全球三千余家光电重点企业开放交流

为此,光电工研院专门建立了针对“卡脖子”技术的快速工程化、产业化工程师体系,通过打造极端制造、检验验证、工艺控制、场景集成服务能力,推动高校关键核心技术快速走向市场。

以检验检测及工艺控制为例,为降低前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方面的成本,工研院组建了包括半导体快速封装平台、电磁兼容检测平台等在内的17个公共服务平台,现已服务双创团队、创企超过5000次。

不仅如此,产品研发成功后的应用落地环节,也由光电工研院“一手操办”。

利用场景孵化器,工研院一方面对技术产品进行集成开发,形成全新场景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则引入央企、上市公司作为孵化器共建单位,共同探索科技与新基建场景的融合方式。

场景是创新的炼金石、也是创新的引爆器。目前,依托孵化和产品集成优势,工研院已筛选整合千余项技术,其中大部分源自我校,现已形成包括智慧水务、智慧城市、安全应急和智慧矿山在内的数十套场景解决方案,达成上亿元意向订单。

 image.png

人民日报在要闻版刊登《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光电工研院推动创新与市场越来越近》一文,对我院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经验做法进行报道

举烛衔光九载,光电工研院已推动形成近百项关键核心技术的产业化矩阵,切入每年数千亿被国外垄断的市场。包括双光束激光直写系统、穆勒式椭偏仪等高端装备,高纯PI、纳米银浆、ToF散射体等先进电子材料,以及MiniLED、3D传感、5G高速通信等核心芯片成功转化和产业化,极大提升了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国产化率和自主可控的底气。

面向“十四五”,光电工研院将围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重要创新源头,持续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将自身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光芯屏智”产业科技服务集团。

新闻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网

OA系统 学习平台 科投社区
返回顶部
给我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